
加工貿易作為我國擴大對外開放、深度融合全球產業鏈、連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載體,是我國開放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3年10月,海關總署推出推動加工貿易持續高質量發展16條改革措施(以下簡稱“16條措施”)。同年12月,商務部、海關總署等10部門印發《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進一步為助推加工貿易提檔升級提供了政策支持。
一攬子政策實施一年來,武漢海關廣泛開展政策宣貫解讀,“一對一”指導企業切實享受政策紅利,助力湖北省加工貿易企業增量提質。
據統計,2024年1—11月,湖北省加工貿易進出口721億元,同比增長16.3%,高出同期湖北省進出口整體增速5.6個百分點。
適用范圍擴大,保稅貨物流轉更靈活
11月26日,尚雷仕(湖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下,順利將貨值50余萬元的加工貿易成品從湖北荊州發往集團內的尚雷仕(惠州)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保稅貨物在同一集團下的成員企業間自主存放。
“加工貿易保稅貨物的進出口和存放都有著嚴格的監管規定,海關實施的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讓我們集團的保稅貨物調配更靈活、周轉更便捷。以往,我們出口加工貿易貨物需要從荊州內河運至口岸后再通過海運出口,運輸時間通常在1個月以上,內河駁船、中轉、滯箱、滯港等綜合成本每年超過280萬元。如今,利用自主存放的便利措施,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運輸方式隨時將產品運至集團位于沿??诎兜膫}庫存放,待海船訂艙等手續辦完后再將貨物運至港口,物流運輸時間有效壓縮至1—2周,綜合物流成本每年可節省150萬元。同時,在集團范圍內自由調撥保稅料件,庫存成本和流轉成本降低明顯,每年可再為我們節省100萬元以上的成本?!鄙欣资耍ê保┙】悼萍加邢薰娟P務經理賴柳東說。
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是指海關以“企業集團”為單元,以信息化系統為載體,以企業集團經營實際需求為導向,對企業集團實施整體監管的加工貿易監管模式。
在原有規定中,企業集團牽頭企業必須為高級認證企業。16條措施實施后,放寬了牽頭企業須為高級認證企業的限制,將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允許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裝備制造等行業中內部管理規范、信息化系統完備的非失信加工貿易企業作為牽頭企業開展企業集團加工貿易業務。從事人工智能家電生產的尚雷仕(湖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便是適用該項改革措施享惠的企業之一。
截至2024年11月,湖北省內有6家企業參與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在保證金及物流、報關費用等方面共節約成本6000余萬元。
監管年限縮短,資金周轉效率再提升
9月11日,富聯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向海關申請為一批加工貿易不作價設備辦理解除監管手續,海關審批通過后,該批設備立即投入國內訂單生產線上。
加工貿易不作價設備屬于海關監管貨物,在監管期限內僅限用于從事加工貿易生產制造。根據商務部、海關總署等10部門印發的《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加工貿易不作價設備的監管年限由5年縮減至3年,進一步滿足了進出口企業的生產經營需求,是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一項有力舉措。
富聯科技(武漢)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左麗說:“海關第一時間聯系我們開展政策宣講,指導我們梳理出一批已滿3年尚未滿5年監管期的不作價設備,按最新要求積極申請辦理解除監管手續。感謝海關及時將最新政策落實到位,目前我們已經將解除監管的這批設備同時用于生產國內訂單和國外訂單,進一步充分釋放產能,盤活公司資產?!?/span>
今年1—11月,武漢海關共為湖北省加工貿易企業的50余臺不作價設備辦理縮短監管年限、解除監管手續業務,助力這些企業“盤活”相關設備資產近5000萬元。
武漢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處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湖北省以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電子零部件等商品為代表的加工貿易增長強勁,頭部企業帶動效應明顯,相關產業逐漸聚集。我們將繼續支持加工貿易企業承接梯度轉移,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為國家建設貿易強國貢獻海關力量?!?/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