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批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武漢大學專場隆重舉行
本網訊(方向明 蔡亮維)搭建校友資智回漢平臺,創新校地合作模式。26日下午,第二批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武漢大學專場隆重開啟,來自五湖四海的各界武大校友齊聚江城,凝聚校友力量,助推武漢復興。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陳一新出席會議并作主題演講,向廣大校友推介武漢。市長萬勇主持會議。市政協主席胡曙光出席。
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陳一新作主題演講
昨日的現場熱潮涌動,我市與武漢大學簽訂市校戰略合作協議,以泰康集團、小米科技、融創中國、當代集團、卓爾集團、中珈資本等“珞珈商幫”校友企業投資項目為代表的46個重大項目簽約,總額達1576.7億元
。
陳一新感謝武漢大學和廣大校友的鼎力支持,他說,作為享譽海內外的百年名校,武漢大學與武漢命運相連、休戚與共,已成為城市一張閃亮金名片。武大校友是武漢這方水土哺育的精華,大家的不懈奮斗、精彩展現和卓越成就,為母校爭了光,為武漢添了彩。
“武漢是各位校友的第二故鄉,未來武漢發展需要向你們借勢借力、借資借智!” 敘友情、謀發展,陳一新飽含深情推介:當前,國家戰略聚焦的武漢,正致力于開啟復興大武漢的新征程;山水形勝的武漢,正致力于打造世界有影響力的亮點城市;科教發達的武漢,正致力于打造全國高水平的科技創新中心;九省通衢的武漢,正致力于打造國際流通樞紐城市;工業重鎮的武漢,正致力于打造高效高新產業高地;人才薈萃的武漢,正致力于打造新民營經濟集聚地;宜人居住的武漢,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知名濱水生態綠城。
串起偉大的城市夢想,陳一新提出,做足做好“長江”大文章,武漢以長江為城市空間主軸和時間主軸,暢想“歷史之城”,打造“長江文明之心”;優化“當代之城”,打造世界級城市中軸文明景觀帶;建設“未來之城”,高水平規劃建設長江新城和申報長江新區,打造世界未來城市樣板。創造“大學+”新發展模式,武漢正實施“四大資智聚漢工程”,聚力發展“校友經濟”、“院士經濟”“海歸經濟”“菁英經濟”,探索“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子。
“武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優勢明顯的潛力之城、充滿活力的逐夢之城、蓄勢騰飛的希望之城?!标愐恍录耐麖V大校友當好“宣傳員”,聚力造勢、聚資興業、聚才育才,投身武漢創業創新創富,在共同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的新實踐中成就大業、大展宏圖。他表示,武漢將給予最高禮遇、奉獻最優服務、實施最好政策,讓廣大校友在漢工作生活放心、安心、舒心。
“武漢有號召,武大有行動?!蔽錆h大學黨委書記韓進表示,武大與武漢是不可分割的發展統一體,“城強則校興,校興則城強”。如今,武大校友全面投身大武漢建設的新浪潮,武大將繼續發揮表率作用,引領廣大武漢學子、武漢校友,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助力武漢全面復興發展。
武大杰出校友代表:經濟學家辜勝阻、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升、小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軍、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當代集團創始人艾路明、招商局集團總經理李曉鵬分別作演講,他們表示,將帶頭鞏固“武漢+母校+校友”同心圓、拓寬“校友圈”,共同建設美好武漢,助力“第二故鄉”騰飛發展。
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思金、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何光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欒永玉,武漢科技大學校長倪衛紅、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彭育園等部分在漢高校主要負責人與會。
市領導陳瑞峰、張曙、劉立勇、胡立山、李述永、蔡杰、曹裕江、胡亞波、程用文、李義龍、李有祥、劉英姿、汪祥旺、徐洪蘭、陳光菊等參加相關活動。